新闻中心
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精彩女人 四季如歌之罗开凤:完美生活 她左手事业右手家庭荆州新闻网消息:一双自信的眼睛,一脸诚挚的笑容,一身得体的服饰,加上和善甜美的声音。湖北开新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罗开凤,无论什么时候,总是这么一副“公众形象”。
劳动模范、女强人、创业明星、代表近年来,在罗开凤身上的“光环”不少。仅从学历上而言,小学没能读完就因故辍学的她,相比其他公众所熟悉的女强人形象,似乎逊色不少,但作为荆州唯一一家本土足疗品牌楚人足道的董事长兼总经理,罗开凤以其开朗、乐观、执着、真诚的性格,和极富亲和力的形象,成为让不少荆州人耳熟能详的典范之一。那么,罗开凤成功的秘诀在哪里?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,最令她难忘的事情又有哪些?
罗开凤的童年是不幸的,当时父亲因为说错一句话,从此便成了“四类分子”,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一人的肩上。在她14岁那年,母亲不幸病逝,留下她和3个年幼的弟弟妹妹。她不得不挥泪告别课堂。在沙市砖瓦厂,当起了一名编外运输工。
“看着同学们背着书包回家的时候,我会用最快的速度闪到一边,然后背过身去,不敢看他们,有的时候清早起床,把所有的家务事情做完后,不敢出门,因为怕碰见背着书包上学的同学,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触动着我。”回想起来,罗开凤还是说,那段时光她感到非常心酸,年仅14岁就要为家庭承担责任。那时,她在沙市砖瓦厂做小工。白班是早上6点到晚上6点,中午吃饭有一个小时休息。夜班是晚上6点钟,晚上宵夜有一个小时休息。每天拉砖12个小时,工钱1.14元,辍学养家的她就是这样一砖一瓦为弟妹们挣一点可怜的生活费。
罗开凤清楚记得,当时某个节日,父亲问她最大的愿望是什么?她跟父亲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能够睡上一天一夜,是最幸福的事情。”能够美美的睡一觉,这是多小的一个事情,可对于她来说却成了最大的愿望。与其他小孩相比,在弟弟妹妹眼里,母亲的去世并没有使他们感到很差,只是得到的母爱少了一点。罗开凤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弟弟妹妹身上,每次回家进门就能听到弟弟妹妹的笑声是她心灵得到的最大满足,也是唯一的奢望。
18岁那年,罗开凤招工到沙市棉织四厂当了一名挡车工。从1978年到1990年,10多年时间里,她干的非常地出色,既是先进,又是三八红旗手,同时还是厂里的操作能手。但一系列的光环并没有改变她下岗的命运。
1990年9月,30岁的罗开凤下岗了。当时儿子才念小学,弟妹们也需要照顾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,生活十分艰难。丈夫虽然在岗,但仅靠一个人微薄的工资怎能养活这么多张嘴?为了支撑这个大家庭,罗开凤踏上了自谋生存之路。下岗后的第3天,罗开凤带着家里的全部积蓄80元钱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,来到了长江边水果批发市场,想批点水果到街上叫卖。一打听,她了解到,运输船上的水果比岸上的每公斤要便宜2毛钱,但是那要多走一段路,而且还要经过一条长长的跳板,为了节约那2毛钱,罗开凤咬咬牙走上了独木桥。当她把橘子从船上背到岸上,再回头看自己的时候,从头到脚都是湿的,也不知道是累的汗还是吓的汗。
卖了三个月的水果,罗开凤攒了900元钱。那年冬天,她到省城的汉正街进了一批内衣,摆起了地摊。等到摆地摊的人渐渐多了,货卖不动时,她就推起自行车,驮着内衣走街串巷地上门叫卖。
有了一点积蓄后,罗开凤盘算,不能总这么“打游击”了,她在沙市开发商场租了一个鞋柜,从“游击战”转入了“阵地战”。创业是艰辛的,由于资金不足,罗开凤只有频繁地进货,省吃俭用,千方百计地积累资金、滚动发展。下武汉、跑广州、奔上海进货,她每次都是单枪匹马,异常辛苦。1996年冬,罗开凤积劳成疾,不得不住院治疗。刚做完手术还没痊愈,闲不住的罗开凤就急急忙忙跑到外地进货去了。凭着这股闯劲,罗开凤不久又在沙市洪城商港租了3个门店,经营服饰和鞋类。最高峰时,她在荆州的不同地方拥有6个门店,不仅解决了自己和弟弟妹妹的就业问题,而且还雇请安置了下岗职工10多人。
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陶瓷之都。1999年夏季的一天,罗开凤逛一家瓷器门店时,对漂亮的瓷器流连忘返,儿时祖父父亲收藏瓷器的情景,便一一浮现出来,同时也勾起她儿时的梦想。就在那一刻,她决定了自己的新目标,一定要进入瓷器领域。
2001年5月,罗开凤首期投资8万元,在南湖路开了一家景德镇工艺瓷器店。她一方面以产品质量、瓷器档次为重点,指导员工学习瓷器知识,培养员工的素质。另一方面,她专程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陶瓷鉴赏技术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,决定走提高瓷器档次之路。其间,她不断储备知识,陆续完成了会计中专班、工商管理大专班函授学习。她说,普通人也可以追求文化,商业也是一种文化,她要做一个有文化含量的商人。
2002年10月,罗开凤进行第二次创业。她投资50万元购回一批景德镇珍贵名瓷,在园林东路开办了“中国瓷都名坊”,安置下岗工人20多人,并担任荆州市收藏家协会理事。
她最醉心的就是怎样把陶瓷文化传播开来,让中国的国宝与现代文明结合,再现古老文明的辉煌。“中国的瓷器、玉器、茶具等传统艺术品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美的意蕴,如果将它作为一个礼品送出,既饱含着浓浓的祝福也有艺术品位。把自己的这种理念通过市场传递给大家,这是我经营商务礼品的初衷。”罗开凤告诉记者。现在,罗开凤对现代瓷器的青花和粉彩,釉上和釉下、贴画和手绘都能一眼认出,还能非常准确地解读。创作者的艺术造诣,名瓷作品中流露出的艺术功力及创作风格等等,她都能准确地区分名家大师与工匠的作品。
在2000年荆州市召开的“”会上,罗开凤认识了全国劳模曾晓毛。曾晓毛是全国著名的修脚师,凭借自己精湛的技术和敬业精神的在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模。
常听人们说:父爱如山母爱如水。可以说,罗开凤对于弟弟妹妹的爱,是大如山,大如水。为了让弟弟妹妹有一技之长,更为了造福于社会,让曾晓毛精湛的技术传给更多技师、服务更多的市民,罗开凤毅然决定投资足疗产业,并先后让自已的妹妹罗世新、罗开玲、弟媳罗燕玲和侄女刘思华,跟随曾晓毛学习修脚技术。
刚学艺时,几个妹妹对这行根本不理解,怕被人瞧不起。尤其是看到曾师傅饿了就啃几口馒头,然后又去给顾客修脚,她们心里觉得总不是滋味。后来,在曾师傅的帮助下,跟顾客打交道时间长了,她们才慢慢转变了想法。罗开凤也常嘱咐姊妹们,不仅要学好手艺,更要学师傅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和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。渐渐地,她们手艺越来越好,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。开新族楚人足道已建立10多年,企业名气也因此越办越大。罗开凤于2006年扩建了200平米,2008年、2012年再次扩建,总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米,足疗中心的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。目前,罗开凤创建的“楚人足道”已走在湖北乃至华中地区足疗行业的前列。
从下岗女工到拥有百万家产的董事长兼总经理,罗开凤留下了很多启示和感动。她的执着真诚和善良,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,伴随着她的梦想,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。
谈到如何做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,上有90高龄婆婆、下有上幼儿园孙子的罗开凤很风趣地道出真谛:“我是媳妇的婆婆,婆婆的媳妇。”
罗开凤说,媳妇是荆州公安县埠河人,出生于农村人家。但她并没有因为这个阻碍儿子的婚姻,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。儿子结婚后,还将媳妇的爸爸妈妈接到自己的家里和他们住在一起,组建一个和和睦睦的大家庭。
今年,罗开凤的小孙子5岁了。在与小孙子的沟通和教育上,她非常注意培养孙子良好的生活习惯,每天教小孙子要讲道理,做错事情了要注意自我反省,让小孙子明白不是在优越感的环境中成长。希望他知事明理,学会自我思考与反省。 “我希望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,在荆州开设连锁店,争创百年老店,让楚人足道走得更远!”罗开凤告诉记者,她正筹备建一所培训学校,凡事愿意来学习的下岗职工都可以来,教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,帮助他们重新再上岗。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荆州新闻网、荆州广播电视台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:荆州新闻网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扫一扫关注我们